两年时光,听起来那么久,确是转眼即逝。曾经眼中漫长的大学本科阶段,已然过去一半。离别之际,紫金港的点点滴滴浮于眼前,如此熟悉而亲切,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爱上了这片土地。
前年8月,我第一次来到紫金港校区。从正门走到宿舍,我深深感觉到了紫金港的美丽,当然也体会到了校区之大。紧接着的行政班破冰让我认识了一群将跟我一起度过两年时光的同班同学,他们与我一样怀着一份初入大学的激动。遗憾的是,后来我才知道大学的班级跟高中的班级完全不同,它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班级而已,上课或是其他活动都不会以班级为单位。因此,我跟大多数同学仅仅是点头之交,到现在我可能还认不出所有同学,不过庆幸的是我确实在行政班中认识了几个朋友。
紧接着便是例行的军训。说实话我确实没有认真军训,因此对于军训中发生的事情也记不太清了,只是还依稀记得当时自己第一次谱写乐曲并且在连部乐团中一起排练的景象。在连部乐团的那段日子,我认识了文琴的张君,后来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他好几次邀请我去他的家乡旅游,但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都没有成行。刚到大学,我跟所有新生一样充满热情,给自己定的目标也难免不切实际。军训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走遍整个校园;背完托福词汇;自学信息学竞赛涉及的各种算法。军训的两周之后,我一项都没有完成。刚开始那天我确实背了好多单词也看了一些竞赛方面的书(我记得是在看动态规划),但是第二天背的单词就忘得差不多了,之后又由于要写军训感想之类的琐事,最初定的目标也就不了了之了。军训的那几个晚上,可能是由于白天高强度运动的余波,我们寝室是非常疯狂的,比如我还记得当时半夜整个寝室合唱“死了都要爱”之类的歌曲。
军训之后是对我前两年生活造成深刻影响的两场面试。第一场是面试中加班,由于没有深厚的竞赛基础,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面试,也正是在这场面试中,我认识到自己英语水平的薄弱。后来不知为何,我没有收到面试结果短信。当时以为自己肯定是没过,然后却不死心地去询问了结果,最后被告知面试通过,成功录取。也正是由于进入了中加班,我的大多数课程都是英文课程,这也给了我很多锻炼自己英语能力的机会。第二场是面试校学生会的学术文化部,可能是得当地利用了一些面试技巧,加上我本身就喜欢交谈,我没有被要求二面就直接被录了。校会学术文化部是两年大学生活中我唯一找到高中那种归属感的地方,我在这里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随后,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正式开始了。大学的课并不固定座位,每节课的座位都是先到先得。鉴于我晚上睡得比较晚早上起不来,我经常托别人给我占座。记得高中班主任说过,步入社会之后感情最深的还是高中同学。工图和线代两门课我都让高中同班同学帮我占座了,他们也很爽快的答应了,而第一学期最重要的微积分课却没有高中同学跟我同个教学班。所幸的是,第一节课我跟同行政班的余君坐在一起,我们聊得很投机,除去室友,他是我在行政班中结识的第一个朋友。余君起得很早,我也很感激他能帮我占座。其中有一天余君占座的书被推了一本,我就坐到了最后排,课间余君却走到我这让我跟他换位置,这个插曲也增进了我对余君的感激之情。
大学的课程是比较自由的,是否到课与是否听课都是自愿的行为。我觉得,在大学像高中一样学好每一门课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对于大学的课程我基本用两种态度对待:如果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课程,我会认真学并在课后看一些拓展材料;如果是我觉得无所谓的课程,那么我基本是不去上课的,就算去了也只是签个到,玩玩手机写写作业。也正是由于我平时比较认真的学了些课,考试周对我来说也没有特别痛苦。关于课程的具体内容,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因此也没必要详细说了。
就如我前面所说,学生会工作的那段日子是令人难忘的。学文(校学生会学术文化部)第一次例会上,部长就告诉了我们校学生会的传统,即先做朋友后做事。在之后的日子里,我的确和学文的每一位成员都成为了朋友。学文是校会中最忙的部门之一,而校会又是整个大学最忙的学生组织之一。因此,我大一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文的工作上。但是在学文,我很少感觉到工作的压力,更多感觉到的是与一群朋友一起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正是由于工作多,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技巧(比如PS),与其他成员有了更多的交流。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在学文每个通宵的夜晚,以及每一次跟我一起通宵的人。直到现在,我仍对学文的口号,学文自习团和每一个学文人记忆犹新。如果有时间,我愿意把学文中的点点滴滴详细地记录下来。总之,学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能力上的提高,更多的是一种归属感和一群挚友。有人说高中是一个班的高中,大学是一个人的大学。离开学文之后,我才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图书馆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之一,这两年来我的确读了不少书。大学跟高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习的动力:高中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外部,而大学的学习动力来自于自身,因为不懂而好奇,因为好奇而求知。刚到大学,我对很多学科都感到好奇,因此借了各种书来看。很多书的内容如今也已淡忘,只是那些恍然大悟的喜悦仍记在心头。也正是在图书馆,我终于知道为何越博学的人却表现地越谦虚。看了很多书,我确确实实地感觉到读书是越读越无知的。当我试图去深入理解一个知识点时,我总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因此我需要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到最后我会变得一无所知。也正是如此,当我尝试了解那些我没有了解过的却在我看来简单的学科时,我经常进行到一半而无法继续下去。
大学比高中要空闲一些,除了学习和工作,自然也会去玩。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和吴君一起骑车去西溪湿地。那时正是刚过晚上九点半,闲着没事做又不想早点睡觉的我们骑车去了西溪湿地。绕完西溪湿地一周,回来时已经很晚。当然令人难忘的还有北街的桌游时光以及与应君骑车去工大玩,还有去西湖看烟火和今年五一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活动总能为我的大学生活平添一分乐趣。
前不久,我再一次骑自行车环游了校园。与刚上大学时不同,我对紫金港的每一条路都非常熟悉。路过正门,图书馆,小剧场,东教,情人坡,医图,西教,校友林,球场,宿舍区……每一个地方都有那么多故事,都如此令人怀念。
也许现实中的时间总是过得比想象中快吧。当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极佳的东区停车位而沾沾自喜时,我已经没有东区的课了。当我开始赞叹紫金港的美丽时,我已经要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