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人

一些纯粹的思考

期中
点击查看大图

来波士顿也有两个半月了,但基本没出过学校。开学以后只去过一次市中心,还是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买完羽绒服就回学校了。适应新环境总是有些痛苦的,每天的事情看上去不是很多,但做完的时候基本一天已经结束了。偶尔看自己几个星期前做的作业,不知为何感觉很简单当时却做了好久。做现在该做的作业吧,又经常做到一半就玩起了手机或干了别的事情。可能当时也是这种情况吧,所以才会把作业写那么久。

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虽然感觉学的不是特别扎实,但确实学到了好多。同学说西方教育的精髓在于作业,真的是这样。

前几天经常在想上三门课就忙成这样,下学期上四门课怎么办。现在觉得可能还是可以面对的,时间嘛,挤一挤总是会有的。这学期花了很多时间在找工作和学习统计的前置知识,这些时间够抵下学期的一门课吧。

说到找工作,那是这学期另外一件大事,我找工作心态前前后后的变化可以说非常戏剧性。刚开始听耶鲁的学长说名校效应简历关很好过,而且面试官也不容易为难,我对找工作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是投了一段时间简历发现面试机会很少,大公司里亚马逊和脸书都没拿到面试,而且听说今年总体形势非常差,亚马逊直接不招全职了,心态很崩。后来碰巧过了英伟达的深度学习实习面试,感觉很幸运,跟同学讨论了下感觉这确实是我能拿到最好的职位了,幸好之前没有拿到Offer,不然可能就直接签了。其实现在回过去看,我最近拿到的面试还是挺多的,加起来有五六家吧,大公司里微软和谷歌也有,只是来不及等了。据说公司从收到简历到安排面试,有一个月的间隔是正常的,所以也无所谓形势好不好,只要有水平,该过的面试还是能过的,否则毕业的那年总会是形势最差的一年。找工作的时候刷了差不多有100道LeetCode,感觉找工作的算法跟平时写的算法还是很不一样的,刷题也算没浪费时间,但偏偏拿到Offer的面试没有考那些算法,以至于我在面试快结束的时候还问面试官要不要考我算法。面试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刚开始面试的时候很是小心翼翼,生怕哪里表现不好,但现在觉得面试其实就是聊天嘛,没面过就没面过,又不是只有一家公司,就算以后想再进这家公司,冷冻期也不过一年而已。

接下来有好多课程Project,再忙一阵就可以回家了。以前对深度学习的认识只有一些皮毛,既然要去实习了,寒假也得抓紧补习一下才行。